本周 X 板块
本周,我机构关注到,在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极度排斥及打压的背景下,我国半导体产业也在逐步壮大自己。8 月 10 日,紫光集团内部发布消息,原泛林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刘二壮博士正式加入该集团,担任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向该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汇报。
加入紫光集团之前,刘二壮曾任泛林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集团副总、中国区总经理;科锐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泛林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经理;无锡中微半导体公司总经理;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二厂厂长等职务。根据简历,刘二壮还拥有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后、英国丹迪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后、英国丹迪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士学位。
从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发展态势,设计环节发展迅猛、封测环节已处于第一梯队。设计环节上,我国的华为海思以 75.73 亿美元收入位列 2018 年全球前 10 大 IC 设计公司第五名,增速居前十大 IC 公司首位。但 2018 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全球前十大模拟 IC 公司中均无我国企业。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数量由 2010 年 582 家迅速增长至 2018 年 1698 家。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值从 2008 年 235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 2519 亿元,CAGR 高达 26.77%,明显高于 IC 产业增速(CAGR 20.55%),且设计占集成电路产业比重由 2008 年的 18.86%提升至 2018 年的 38.57%。
紫光集团 1988 年由清华大学创办,是一家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企业,并着力发展电子元器件和设备制造产业,其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也是中国主要的云服务供应商之一。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等。其中紫光国微即主营半导体设计。
而泛林集团成立于 1980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创新晶圆制造设备及服务主要供应商之一。该集团 1994 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大陆拥有 12 家分公司及办事处。截至 2019 财年,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已提升至 22%,仅次于韩国,是其第二大营收来源地。
过去一年来,中芯国际曾多次向泛林集团购置用于生产晶圆的相关机器及设备,订单金额超过 70 亿元,后者产品面向薄膜沉积、等离子体刻蚀、光刻胶去胶和硅片清洗等 。
这一消息表明,在国际关系紧张、市场环境趋紧的条件下,我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厉兵秣马,励精图治,竭力补足短板,发展我国半导体制造能力!
时事快讯
1. 华为确认成立做屏幕驱动芯片部门,海思首款 OLED Driver 已在流片。
[wind 资讯]
2. 中国 7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 4.8%,预期 5.2%,前值
4.8%。1-7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0.4%。
中国 1-7 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降 1.6%,预期降
1.6%,1-6 月降 3.1%。
中国 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 1.1%,预期增 1.2%,
前值降 1.8%。
[国家统计局]
3. 统计局:7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7%,与 6 月份持平,但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1-7 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671 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 196 万人。
[wind 资讯]
4. 据白宫网站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弟弟罗伯特•特朗普于 8 月 15 日晚间去世。
[wind 资讯]
5.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将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wind 资讯]
6. “深圳历来最严的一次调控”,一度令其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相比高峰期跌去 8 成。这个 7 月也是今年以来调控最密集的月份,除深圳外,还有杭州、东莞、宁波、内蒙古、郑州、南京连发政策收紧楼市调控,炒房投机空间越来越小。
[wind 资讯]
知识天地
【OLED 产业链简况】
O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显示结构简单、耗材环保, 且 OLED 显示具有柔性可卷曲的特点,更方便运输和安装,突破尺寸的限制,规模化量产后更有可能具备低成本普及的优势。整个 OLED 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生产阶段,上游为制造设备、材料制造与零件组装,中游为 OLED 面板制造、面板组装、模组组装,下游为显示终端及其他应用市场,主要涉及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 OLED 电视、穿戴设备、电脑以及车载显示等领域。
与LCD产业链一样,OLED面板产业链较长,设计零部件、产品多,技术路线多元。OLED 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ITO玻璃、有机发光材料、驱动 IC 等)、中游 OLED 面板制造和模组组装、下游的显示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大量 LCD 面板厂商转型 OLED,但主要集中在面板制造环节,需要进口昂贵的设备和原材料。其中有机发光层材料是提升 AMOLED 性能和稳定成本。目前仅日本出光兴产、堡土谷化学、美国 UDC 公司以及一些韩国公司可以批量供货有机发光材料。
日韩欧美厂商占据上游市场霸主地位。OLED 上游材料领域是日韩欧美的天下,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兴产、堡土谷化学、美国 UDC 公司以及一些韩国公司的手中。日韩厂商主要生产小分子发光材料,欧美厂商主要生产高分子发光材料,其中日韩系厂商约占 80%的市场份额。日本是重要的 OLED 材料供应国家,其中住友化学和昭和电工生产的聚合物为 OLED 的基础,出光兴产和三井化学则主要在小分子材料阵营。上游设备制造领域日本厂商 Tokki 和 Ulvac 两家技术实力雄厚,在 OLED 产线配套设备领域具有绝对地位。
有机发光材料通常分为三类:小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稀土类发光材料。目前,有机发光材料大致上可以分为以美国柯达、美国环宇显示技术公司、日本出光兴产等为首的小分子发光材料,和以英国剑桥显示技术(CDT)、日本住友化学等为首的高分子发光材料两大类。小分子与高分子发光材料在材料特性上各有千秋,但以现有技术发展来看,如考虑显示器的可靠性、电气特性以及生产稳定性,小分子发光材料仍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最主要的有机发光材料应用体。
在中游领域,三星、LG 等巨头把持中端面板方向。全球量产的 OLED 显示面板地区主要以韩国为主,其中三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小型 OLED 屏幕生产商。LGD 最先主攻方向为大尺寸 OLED,鉴于小屏电子产品的发展态势,LGD 逐步加码中小尺寸 OLED,中小屏将从本年二季度开始量产,并将逐步扩大产能。
韩国先驱报近日报道称,三星获得了一份为期 3 年总值 25.9 亿美元的合同,该厂商将自 2017 年起向苹果供应 5.5 英寸的 OLED 面板,如果未来苹果公司在其智能设备上广泛使用,OLED 将超越 LCD 首次成为智能设备上使用最广的面板,OLED 的需求量有望大幅提升。
目前市场上,AMOLED 面板产能基本掌握在三星、LG、 夏普、JDI 等传统欧美日韩 LCD 厂商手中。然而近两年国内厂商产能占比逐渐上升,未来有望持续扩大占比。中国厂商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等厂商纷纷加码 OLED 建设,有望在 OLED 时代获得领先于台湾厂商的弯道超车机遇。Wits View 预估 2018 年韩系面板厂的 AMOLED 产能占比将由今年的 95%下滑至 76%,中国面板厂则在资金充沛的优势下,有机会将产能占比由 4%一举拉升至 19%。
OLED 技术逐渐成为下游终端流行趋势,市场增速巨大。苹果公司或将在 2017 年应用 AMOLED 曲面屏于自家产品,这一消息将会给整个智能手机板块带强大的示范效应。而 LG、三星、华为、OPPO、TCL 等国内外电子产品厂商都在 2016 年加紧布局 OLED 相关产业。除此之外,OLED 在电视、汽车和航天、可穿戴设备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其中 IDTechEx 预测, 2015 年至 2025 年之间汽车航天领域 OLED 年复合增长率达 45%,发展前景广阔。
新一代显示 OLED 前景广阔,国内国际机会众多。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 OLED 应用市场,其中 45%以上的 IT 产品与显示器件有关;中国内地的手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50%以上, 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绝大部分的上游材料配件如驱动 IC、导电玻璃、封装玻璃、有机材料、精密掩模板等都需要从日本、韩国等国购买。相对来说 我国国内厂商多集中于中下游面板、模组等领域。
相关产业动态
【Nvidia 成功达成收购 Arm】
8 月 15 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收购日本软银集团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子公司 Arm 的谈判正在加快进行,双方进入排他性谈判阶段。
据知情人士称,收购将于月底完成,对 Arm 的估值可能高达 400 亿美元。软银集团在 1981 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 1994 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 IT 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 600 家,在全球主要的 300 多家 IT 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2016 年 7 月,软银以 243 亿英镑(约合 320 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9 月 5 日,软银已完成 320 亿美元收购 ARM 交易。
早在今年 4 月份,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 Arm 首次被其日本母公司软银挂牌出售,当时美国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受聘物色潜在买家。软银当时正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在对办公空间共享创企 WeWork 等投资失败后,软银出现了严重亏损。
高盛最初曾与苹果接洽,但后者没兴趣收购 Arm 业务。该行随后试图组建一个财团,包括高通(Qualcomm)、谷歌、三星以及英伟达在内,这些财团都将入股 Arm。不过,最终英伟达成为唯一感兴趣的买家。
[来源:芯榜]
【上海新阳:定增 15 亿、研发高端光刻胶】
8 月 15 日,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 15.00 亿元(含 15.00 亿元),投向集成电路制造用的高端光刻胶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项目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高端光刻胶是集成电路制造最为关键的基础材料之一,但目前高端光刻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以 ArF 光刻胶、KrF 厚膜光刻胶为代表的高端光刻胶以及工艺的主要技术和专利目前都掌握在国外的企业与研究部门,如日本的信越化学(Shin-Etsu Chemical)、合成橡胶(JSR)、东京应化(TOK)、住友化学,这些企业几乎占据了国内外高端光刻胶市场全部份额。
公告显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拟将有 7.3 亿元投资于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产业化项目,主要目标为实现 ArF 干法工艺使用的光刻胶和面向 3D NAND 台阶刻蚀的 KrF 厚膜光刻胶的产业化,力争于 2023 年前实现上述产品的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来源:SEMI]
据 DigiTimes 消息,Google 和博通继携手打造前三代高速定制机器学习芯片(Tensor Processing Units,TPU)处理器之后,最新消息称第四代和第五代也将延续合作关系,有望为博通芯片事业加注可观成长动能。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师指出,Google 第四代 TPU 将采用 7nm 制程制造,目前已开始合作设计第五代 TPU,预计使用 5nm 晶体管设计。
Google 的 TPU 属于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专门加快 AI 速度。2016 年 Google 首次发布 TPU,用于数据中心运算,并通过云计算提供客户 TPU 为基础的 AI 平台。Google 宣称,第 4 代 TPU 速度是前代 2.7 倍。Google AI 部门的 Naveen Kumar 表示,2015 年用当时最先进硬件加速器训练 AI 模型,需要 3 周以上。如今使用 Google 最新的 TPU 超级计算机训练相同 AI 模型,速度几乎比当年快了 10 的 5 次方。TPU 用于处理 Google 多项服务,如 Google 搜索、Google 相册、Google 翻译、Google 助理、Gmail 等。
除了 Google 之外,博通也与其它客户包括 Facebook、微软 (Microsoft)、AT&T 合作打造特殊应用芯片(ASIC),在多家大客户的订单加持下,博通 ASIC 业务近 4 年来营收快速成长,从 2016 年的 5000 万美元激增 14 倍,2020 年预计将达到 7.5 亿美元。
[来源:集微网]
【日本 Mini Fab 投产,0.5 寸晶圆真的来了】
据报道,日本横河电机将日本最早的 AIST 最小晶圆厂(Mini Fab)项目投入生产。它使用 0.5 英寸的晶圆,并且即可操作。
台积电最新的超大晶圆厂(GIGAFAB),每个月可生产超过 10 万片 12 吋晶圆,每座造价高达 3 千亿元。但日本推出的「迷你晶圆厂」(Minimal Fab),瞄准物联网时代小量、多样的感测器需求,起价却只要 5 亿日圆(1.7 亿元台币)。《日经商业周刊》称之为:「颠覆全球半导体业界的制造系统」。
这个由经济产业省主导,由 140 间日本企业、团体联合开发的新世代制造系统,目标是透过成本与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让汽车与家电厂商能自己生产所需的半导体及感应器。形同推翻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 30 年前所创的晶圆代工模式,重回早年飞利浦、Sony 等大厂都自己生产半导体的垂直整合时代。
[来源:SEMI]
【风华高科拟终止公开挂牌转让奈电科技 80%股权】
8 月 9 日,风华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公司拟终止公开挂牌转让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80%股权的议案》。
关于本次拟终止公开挂牌转让奈电科技 80%股权的原因,风华高科解释称,主要系结合公司聚焦主业发展战略规划需要,但由于奈电科技产品结构尚处于优化调整阶段,其业绩仍处于低谷,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奈电科技 80%股权转让事项未能交易成功。
风华高科表示:“结合公司对奈电科技未来发展规划,拟终止公开挂牌转让奈电科技 80%股权,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对奈电科技管控和改革创新,加快技改投入,促进奈电科技转型发展。”
[来源:SEMI]
对标企业
【晶澳科技:拟建设年产 20GW 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
8 月 13 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就晶澳太阳能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20GW 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协议,晶澳太阳能计划投资约 58 亿元,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20GW 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项目用地约 700 亩,选址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子工业片区,并按规定享受国家、省、市及经开区相关优惠政策。
本次签订的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电力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能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次签署的为框架协议,尚需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公司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尚需按照规定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内部审议程序。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隆基股份宣布上调硅片价格】
8 月 12 日,在通威单晶电池涨价 9%两天过后,隆基股份宣布上调硅片价格。
继 7 月 24 日、7 月 31 日连调价格后,今日隆基第三次上调硅片价格。G1、M6 硅片分别涨至 3.1 元/片、3.25 元/片,并明确硅料价格每变动 3 元/公斤,对应硅片价格调整 0.05 元/ 分。
其中,158.75mm 硅片价格上调 0.2 元/片,报价 2.90 元,涨幅 7.4%;166mm 硅片价格上调 0.22 元/片,报价 3.25 元,涨幅 7.3%。
同时,隆基宣布,由于硅料价格近期变动频繁且幅度较大,若后期硅料价格继续变动±¥3/kg,其硅片价格相应按± ¥0.05/pc 调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中环硅片新价:M6 3.03 元,G1 2.88 元人民币】
单晶硅片另一龙头厂中环股份于今(14)日更新最新硅片价格。175μm 厚度单晶硅片 G1 尺寸(158.75mm)报价每片 2.88 元,M6 尺寸(166mm)报价每片 3.03 元。两尺寸价差 0.15 元人民币。
本次公告价格对比隆基本周新公布的 G1 3.1 元、M6 3.25 元人民币,报价每片低 0.22 元,几乎仅等同于隆基于更早前公告的价格。
中环此次未持续垫高的硅片价格公告盼能稍微缓解电池片、组件及下游项目在硅料事故发生后不断垫高的成本压力,也预期度过 8-9 月的硅料极度紧缺后,硅料供应不足的缺口在第四季将有所缩减。
[来源:SEMI]
基金市场动态
【华为成立新基金】
8 月 12 日,深圳市红土善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其中,持股 49%的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 31.67%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第四大股东为华为旗下的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1.67%。公司注册资本为 6 亿,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创业投资。
毋庸置疑该基金应该多半会服务于华为的南泥湾项目、塔山计划等众多项目中的企业提供基金支持,实现战略性投资。
[来源:芯榜]
【美财长:不符合要求的中企将于 2021 年底前从美国退市】
路透社最新消息,在当地时间 10 日的白宫简报会上,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来自中国的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公司将在到 2021 年底前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
不久前的 8 月 6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财政部官员起草的一份提案,要求已经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与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共享工作文件,否则将被迫退市。而目前尚未上市,但计划赴美 IPO 的中资企业,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后才能上市。
这是美国当局首次寻求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需要立即遵守该规定。
对于这则消息,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不仅予以了确认,甚至还透露了 2021 年底退市的“具体时间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称,政府计划很快取消美中两国审计机构于 2013 年签署的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有需要调查的中国企业,那么 PCAOB 将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处获得文件。
中概股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逃杀。美国政府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限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